废矿,即废弃矿山,指煤矿或其他非煤矿山被开采之后留下的矿坑、矿沟、矿井等因为采矿作业环境被破坏的区域。
2020年,国家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明确了2035年环保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今年4、5月份,中央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曝光许多矿山企业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表明了中央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一、受损农地再利用
在《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已有因采矿塌陷确定无法恢复原用途的农用地可以变更为其他类型农用地或未使用地。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土壤采取一些治理措施。对严重退化的土壤,我们可以异地取土,在不破坏异地环境的前提下取合适的土壤覆盖到矿上受损的位置,然后种植植物 ,利用大自然的自然演替活动修护受损的土壤。
其他有条件的农用地就可以建设耕种的配套设施,满足交通、灌溉的需求,然后多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二、边坡治理
废弃矿山的边坡非常不稳定,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坍塌的现象,为了保持边坡的稳定性,一般都采用植物护坡的方法。首先平整路面,其次修正悬崖,降低坡度到安全范围以内,最后在边坡上种植绿植,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三、尾矿治理
俗话说的好,“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尾矿处理好了也是一种资源。
1)尾矿再选
尾矿也可以资源化。尾矿只是矿石品位特别低,但不是没有,利用合理的工艺对尾矿再选,可以回收尾矿中的有用成分。
2)资源化
尾矿可以作为砂石原料来制作水泥、砖、瓦、玻璃、陶粒、混凝土等材料,用来修筑公路、建筑、海岸造田等。
3)填埋材料
尾矿还可以作为填埋材料,充填井下的采空区,一箭双雕。
4)景观建设
有些矿山关闭后留存的废弃矿井、矸石堆、机械设备和典型活动区,有着历史、社会、建筑与科技和审美价值,有着历史记录作用,在保护性开发后可以作为旅游资源 。
四、植被修复
植被修复对矿山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即可以稳定并且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又可防止污水污染地下水,特别是对于被重金属污染的矿区治理效果优秀,已成为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
植被修复要检测被修复地的ph值、含水量、氮素等,因地制宜选择乡土植物、灌木树种、耐性植物,恢复地表植被。
矿产资源是我们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我们为了发展可以开采矿产,但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也要重视开采后的环境修复,一个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国家注定走不长远。